“国六”汽车尾气催化剂产业及技术发展报告
时间2019-07-15
2019年对于汽车市场而言可以说是至暗时刻,油耗积分(CAFC)和新能源汽车积分(NEV)与碳配额组合政策落地一年多之际,各大车企已疲态尽显,又怎料在2019年年初的规划中写好的将于2020年1月开始推行的国六排放标准,很多省份突然于2019年7月1日便开始正式实施,且多数省份更是直接上马国六B,使原定于2023年7月1日实施的国六B整整提前四年。国六到来之快、执行之仓促,令许多汽车企业应接不暇,其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深度思考。
国六标准在排放物限制上既参考了欧六c标准,又参考了北美E PA Tier3标准的OBD和蒸发排放等要求,因此被称为“全球最严”标准。基于其严苛的管控标准,国六标准的执行将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按照汽车尾气占一线城市大气污染20%~40%的比例计算,实施国六能为城市空气质量带来10%以上的明显提升。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国六标准的实施无疑是落实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有力举措,同时也彰显了我国作为国际大国对于人类社会的责任与担当。然而事有利弊,国六标准同样如此,在助力国内打赢蓝天保护战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国汽车产业和尾气净化技术的严重弊端。
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说,国六标准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过度时间太短加之自主品牌车企技术储备不足,国产汽车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考验。汽车尾气催化剂体系主要包括载体、活性成分、助剂,都存在着一定的“卡脖子”问题。催化剂产业关键材料的不足正在成为我国汽车技术发展的绊脚石,迫切需要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